中国药科大学因公出国手续办理中的常见问题与解答
发布日期:2024-10-31 13:00:32编辑:佚名
01
问:什么情况下应该办理因公出国(境)?
01
答:根据江苏省外办的规定,高校教职工凡通过学校报销经费,出国参加国际会议,访问考察、校际交流、培训等公务时,须向相关外事部门申报,办理因公出国(境)手续。
02
问:我这次要出国开会,都应办理哪些手续?
02
答:首先应办理校内审批及上报手续。您需要向国际处提供如下基本材料:
1).《中国药科大学因公出国(境)申请表》
2).《因公出访活动日程表》
3).《中国药科大学因公临时出国任务和预算审批意见表》
4).《因公临时出国人员备案表》
5).《近两年来出访情况登记表》
6).《因公临时赴台人员备案表》(仅限台湾地区)
以上申请材料经国际处领导、主管校领导签字同意后,国际处将上报江苏省外办进行审批。具体流程及相关表格下载请参照国际处网站。
03
问:接下来如何办理护照和签证呢?
03
答:经江苏省外办批准,并下发《出国、赴港澳批件》后,教职工需根据相关要求将全部护照、签证材料备齐,再次上报省外办,办理护照和签证。有关各国家的具体签证要求,请登陆省外办的网站
04
问:办理因公护照需要多长时间?
04
答:江苏省外办制作因公护照需要2-3个工作日。
05
问:从办理校内手续到最后拿到签证需要多长时间?
05
答:办理签证的时间要视各国使(领)馆的规定而定。大多数国家(如西班牙、日本、希腊等)需要5-8个工作日。个别国家的签证手续比较特殊,如美国,需要面谈,有些则需要行政审核,请至少提前两个月申请,具体请登陆省外办的网站。请预留出充裕的时间办理相关手续。
06
问:办理签证一般需要多长时间?
06
答:不同国家签证时长不同,所需时间不同。一般来说需要45天甚至更长的时间。
07
问:我要在一段时间内去多个国家,可一次性办理签证手续吗?
07
答:可以。如果各国邀请信上的行程是连接的,您可将各国任务填在一张申请表上,与其他所需材料一起上报。否则,请分开上报。
08
问:办理因公去香港、澳门需要哪些手续?
08
答:首先也需要办理校内审批及上报手续,所需基本材料同因公出国,详情请参照国际处的网站。
09
问:因公去台湾需要那些手续?
09
答:首先也需要办理校内审批及上报手续,所需基本材料同因公出国,详情请参照国际处的网站。
10
问:我的邀请信还没有寄到,能否先做因公护照,等邀请信寄到后再办签证?
10
答:不能。根据省外办的规定,所有签证申请材料要都备齐后才能上交。
11
问:我这次办理出国签证时间不够了,能否先做本因公护照留着,下次办签证时再用?
11
答:不可以。按照省外办规定,护照和签证必须随新任务一同办理
12
问:因公出国可以用因私护照办理签证吗?
12
答:不可以。因公出国必须持因公护照办理签证。
13
问:我是一名学生,我用导师的科研经费出国参加会议,可以办理因公出国吗?
13
答:学生不可以办理因公出国,只能持因私护照办理签证出国。请先到学工处或教务处办理校内相关手续,再到省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办理因私护照,然后再按照领事馆的要求递交签证材料。
14
问:什么是护照的有效期?
14
答:各国使(领)馆在颁发签证时都要求护照的有效期必须在六个月以上。即从新出访任务的启程时间算起,到护照的有效期应有半年。如不足,必须在申办签证前办理新护照。
15
问:出国回来,我需要做哪些事情?
15
答:请认真写一份《出访总结》,并将因公护照交至国际处;同时做预算去财务处报销。
16
问:参加国际会议要注意什么?
16
答:必须提交会议论文(或展板)。参加会议精简、务实原则,不能逢会必去。
17
问:因公出国(境),在外逗留时间是否为外方邀请信所写时间?
17
答:否,时间由省外办酌情批复。
18
问:每年有出访次数限制吗?
18
答:处级领导:以干部身份出访每年不超过1次,以学者身份出访精简、务实。
19
问:出访团组的人数和天数是如何规定?在外停留时间如何计算?
19
答:出访团组人数不超6人;
1国不超5天、2国不超8天、3国不超10天(严控三国团组)
按国内出境日到国内入境日计算天数;实质性公务活动须占在外日程三分之二以上
20
问:因公、因私出国如何办理手续?
20
答:因私出国(境)在组织部门办理请假手续,因公出国(境)在国际处办理报批手续。
另几点注意事项
01
按标准安排交通和食宿,不得超标收送礼品。
02
严禁通过中介联系或出具邀请函;不得接受华侨华人、中资机构和外国驻华机构邀请
03
严禁持因私证件出国(境)参加公务出访活动;严禁持因公证件外出旅游、探亲等。
外事接待中的注意事项
文件依据《中央和国家机关外宾接待经费管理办法 》
外事接待
接待标准每人每天不超过300元,每批接待只宴请1次。
外宾 5 人(含 5 人)以内的,在 1:1以内安排宴请;
超过 5 人的,超过部分中外人数原则上在 1:2 安排。
接待完毕
接待完给国际处交一个简单的接待工作总结,包括来访人员信息、会谈主要内容和成效,接待中严格遵守有关保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