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有人管的体检2.0 如何看爱康的健康管理生态链
发布日期:2024-11-17 04:01:54编辑:佚名
升级有人管的体检2.0如何看爱康的健康管理生态链
如何才能更加精准的服务与管理客户的健康?作为国内健康管理行业的开拓者和革新者,爱康集团对于这个问题又有了新的答案。
11月20日,爱康集团宣布战略升级,在2017年有人“管”体检战略1.0版本的基础之上,爱康集团将引入AI技术,为体检、检后管理以及治疗三大领域寻求更多的可能性。围绕这一思路,爱康集团的战略升级为有人“管”的体检2.0以及iKangAI+与iKangNetwork+计划。
爱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黎刚详解,iKangAI+计划是将最先进的AI手段应用于筛查重大疾病、体检后慢病管理和治疗服务等多个领域;而后者iKangNetwork+计划是,爱康集团通过与全国超过300家的公立医院合作成立体检医联体联盟,在体检、诊断、慢病管理、就医、住院几大领域全方位联动、资源共享。
有人“管”的体检2.0链条
张黎刚为何会有了将AI技术应用到体检的想法?他介绍,除了战略需要之外,与互联网技术息息相关的经历,也让张黎刚对于AI前沿科技有了格外的兴趣。“在复旦大学学习生物专业毕业后,我在哥伦比亚大学实验室工作两年,我的研究生专业又是哈佛医学院遗传学。1998年回国后,我加入的行业就是互联网,我一直很关注科技创新在体检领域的应用。”张黎刚如是介绍。
出于对于创新科技的关注,张黎刚自然对于AI科技在体检领域的应用有着大胆的想象和快速的反应。例如,早在去年,爱康集团便已牵手百洋智能科技,将“IBMWatsonforOncology(沃森肿瘤)引入到了爱康的体系内。
如今,在爱康集团旗下全国13个城市的14家“爱康百洋沃森肿瘤智能会诊中心”,患者都可以获得人工智能肿瘤诊疗方案。目前诊疗范围已涵盖包含肺癌、肠癌、胃癌、乳腺癌等高发癌症在内的13个癌种,覆盖近88%的中国新发癌症人群。
这一次爱康集团宣布将再度引入多家AI医疗公司,继续赋能健康体检。爱康集团的朋友圈中出现了Airdoc、依图医疗、阿里健康、科大讯飞等名单。对于这一布局,张黎刚称,爱康集团携手多家AI医疗领域的领先公司,共同致力于将人工智能更好地应用于一站式健康全管理,让更多客户可以享受到创新科技带来的更高价值的服务。
以合作伙伴Airdoc为例,它的人工智能视网膜影像分析,可以通过视网膜照片,自动识别30多种病变,除了青光眼等眼科疾病之外,还包括糖尿病、高血压以及部分肿瘤等重大慢性疾病和并发症。以近日在爱康使用Airdoc项目的6578位客户为例,共计发现2897例阳性,阳性率达44%,其准确性相当于请了全国知名眼科医院的专家来做体检。
再比如,针对素有“头号肿瘤杀手”之称的肺癌,爱康集团与战略伙伴合作,将在CT筛查中融合AI技术,有数据显示这个操作可使肺部小结节检出率提升31%。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爱康集团之前引入的液体活检项目,通过无创的方式来辅助判定肺部结节良恶性,特异性高达90%以上。
张黎刚进一步透露:“Airdoc眼底摄像目前已经在测试,今年年底会在爱康集团旗下的体检中心全部设置完毕,另外很快会和CT影像这一块的AI公司合作,今年年底还会推进AI病理诊断等。”
维持尖端设备和质量生态
通过与第三方伙伴合作,爱康集团将AI技术应用到体检、检后管理以及治疗领域,让此前健康体检升级为人工智能化体检。
张黎刚认为这也更加符合中国的医疗现实与环境。他解释称:“人工智能在中国发挥的价值比美国高,这并不是因为中国AI公司比美国牛,而是美国的医生水平差距并不大,但是中国医生水平却有天上地下的差别,在此情况下,人工智能能够弥补那些医疗水平不足地区对专家的需求。在医生水平不平均的情况下AI才会更有价值体现。”
对于爱康集团来说,AI不只是对于技术的弥补,更是其高端服务的体现。张黎刚曾多次体验国外的高端体检机构,例如麻省总医院、梅奥诊所等,但是从体验感来说,张黎刚认为,?爱康集团旗下高端体检中心一站式的服务配套是有优势的,而在美国做一个全面的深度体检要化两三天时间。
“我体验的是麻省总医院4000元美金的标准套餐,内容几乎就是心电图、抽血、叫个全科医生看了一下,没有超声、没有X光;梅奥诊所的费用则在5000元美金,多了一项X光。实际上,他们的服务是像看病一样帮你做检查,查出来发现问题再做检查。这个体检一定比我们好吗?未必。”张黎刚这样总结:“国外所谓的更高端只是大家想象的。”
在张黎刚看来,真正的高端是要用顶尖的技术和高品质的服务来满足顾客健康管理的需求,这也是爱康集团保持中高端定位的理由和出发点。
目前,爱康集团旗下拥有爱康国宾、爱康卓悦、爱康君安等三个品牌。据了解,其中爱康君安是其顶尖的品牌,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和杭州等五个地方布局。仅从投资来说,爱康君安便是“豪华配置”,以上海中心为例,该中心投资1.5亿元,独立的一栋楼里配备全球顶尖设备,CT是128排的西门子设备,而三甲医院通常用的是64排的设备,排数越高意味着成本越高,配备的磁共振是西门子3.0T的,三甲医院主打的是1.5T的。
尖端设备和技术带来的是更加高品质的服务。张黎刚举例称,磁共振全身防癌检查是从台湾引进的技术,台北荣总医院的原班团队被我们请来了。磁共振由于没有辐射可以每年都做,男性需要一个小时,女性则需要一个半小时,男性拍摄3500多张片子,女性的是4000多张片子。通过这些片子来筛查癌症。“这个检查收费不便宜,女性2.1万,男性是1.8万,可以说收费比台湾都要高,但是我们几乎每天都订满。”
张黎刚的总结是,在医疗领域中如果能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产品,客户是愿意买单的。这也让张黎刚坚信技术和服务顶尖选择的价值。因此,在引入AI技术时,爱康集团的选择依然是“最好”。
例如,Airdoc的创始人张大磊学医出身,并后期投入到互联网行业,曾在微软、新浪微博等公司工作;另一家依图医疗,该公司曾对爱康集团提供的一些脱敏的影像片子做过人工智能反馈,爱康集团将其拿给顶尖医生看,结果非常有价值,从而奠定了双方合作的基础。张黎刚说:“我们判断下来,他们各自在自己的领域中是最好的。”
加码布局中高端市场
国内健康体检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留存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健康体检的人次为4.52亿,占全部人口的比例32.68%,根据相关数据,美国、日本与德国的健康检查率已经高达73.4%、74.2%和96.9%,也就是说我国健康体检的覆盖率还很低,可提高空间还很大。
从体检提供者的占比看,公立医院依然是主力。按照张黎刚的了解,全国民营体检中心的数量不超过一千家,而相对于此,公立医院数量多达三万家左右,它们中绝大多数都设有体检科室。
一千家与三万家,差距悬殊。但是针对民营体检中心与公立医院如何分得体检的大蛋糕,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竞争关系的问题,张黎刚的答案是否定的:“在体检行业里讲所谓第一是没有意义的,?网点数量多与水平高完全是两码事,北京协和医院的体检中心就一家,所以爱康集团绝对不会追求数量的多与少,我们追求在中高端市场里得到最多的认可,这是我们服务的人群,我们服务不了所有的人,但是在中高端人群中应该是这个行业里的首选。”
这样的理解也就牵出了爱康集团有人“管”体检2.0版本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iKangNetwork+战略。
围绕这一战略,爱康集团宣布将与全国超过300家的公立医院合作成立体检医联体联盟,在体检、诊断、慢病管理、就医、住院几大领域全方位联动、资源共享,为客户提供更高品质的一站式健康管理。
就具体操作层面,张黎刚介绍:“三甲医院的医联体更多是就诊看病,而体检医联体联盟的目的是可以给客户更多的选择。比如,客户希望到三甲医院体检,我们可以帮他安排到,可以帮他解决体检问题;再比如,如果一旦查出有问题要确诊,我们提供就医绿色通道,有这个合作基础的话肯定对我们有帮助。”张黎刚进一步介绍,未来几个月会有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入体检医联体联盟。比如,爱康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以及国家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一起建立健康大数据科研合作;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和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建立代谢大数据中心;和诺辉健康以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一起建立消化道诊疗解决方案中心等。
不 论 是 iKangAI+ 还 是iKangNetwork+,都是爱康集团在布局中高端体检市场的砝码。不过,往往越是先行者,面对的挑战也是越多的。对于AI的应用,张黎刚也有着自己的疑虑:“未来对于人工智能的应用,到底是采取最苛刻的做法还是快速的方式,国家在这方面还没有明确。我的判断是医生和人工智能共同使用,人工智能还是辅助性的。”
张黎刚进一步强调,AI的应用是对医生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医院有些科室水平薄弱的弥补。但是核心依然是医生。因此,在医生多点执业上,张黎刚也有着更高的期盼。“根据我的了解,在深圳医生只要在医院里注册就可以在全市执业,不需要办理多点执业。目前,各个省市的政策不一样,办理多点执业也是影响医生资源流动的很大障碍,特别是在医疗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希望这一块国家尽快放开,至少可以实现本地的自由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