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年收购慈铭成体检一哥
发布日期:2025-01-02 06:05:01编辑:佚名
7月12日,证监会官网发布的《并购重组委2017年第40次工作会议审核结果公告》显示:根据会议审核结果,美年大健康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美年健康)收购慈铭体检的交易获无条件通过。
7月13日,美年健康正式复牌。至此,美年健康与慈铭体检这场持续了三年的并购终于落下帷幕。
在收购慈铭体检后,在民营体检领域,美年健康将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成为真正的民营体检“一哥”。而民营体检三巨头(分别是美年健康、慈铭体检、爱康国宾)之间的故事也从三国鼎立变为两雄相争。
美年健康创始于2004年,目前集团旗下拥有:美年大健康、慈铭体检、慈铭奥亚健康管理医院、美兆健康四大品牌体系。根据美年健康的计划,收购慈铭后,美年大健康和慈铭体检将分别称为上市公司的两家子公司,拥有各自的董事会,在各自的管理团队、销售、财务、人力等方面保持相互独立。
据悉,慈铭将不会继续做体检业务,而是做相关下游产品,包括孕前检测、医疗大数据以及医疗领域的投资等。此后,两大品牌也将走差异化发展路线:“美年大健康” 在巩固原有优势区域的基础上,将布局重点往三四线城市下沉;“慈铭体检”则继续巩固提升北京等传统区域的优势。
三年的收购拉锯战
早在2014年11月,美年大健康就与慈铭体检达成收购协议,拟分期收购后者100%股份。2015年1月6日,慈铭体检首次公布战略性引入美年健康的投资,共同打造健康体检同业联盟。2015年3月,美年大健康按计划收购了慈铭体检27.78%股份。但2016年3月,由于爱康国宾举报美年健康收购慈铭涉嫌垄断,经过了半年的拉锯,美年健康收购慈铭体检事项还是宣告暂停。
2017年4月28日,商务部认定美年健康购买慈铭体检股权不构成垄断,属于未依法申报违法实施的经营者集中,不具有排除、限制竞争的效果。2017年5月2日,美年健康向证监会申请恢复重组审查,继续推进对慈铭体检剩余72.22%股权的收购。到了6月14日,证监会恢复了行政许可审查。随即,美年健康提交了新的收购方案。
2017年7月12日,美年健康收购慈铭体检方案终于获无条件通过。
“相爱相杀”的民营体检三巨头
从体检中心数量及营收这两个关键维度看,美年健康、慈铭体检、爱康国宾都是国内民营体检行业当之无愧的三巨头,彼此竞争多年。三家公司分别选择了不同的资本运作战略:A股IPO、海外IPO、A股借壳。
2012年,慈铭体检选择国内上市申报A股IPO,是三巨头中资本运作最早的一家。但由于证监会加强发行监管审核、IPO暂停等原因,慈铭上市无果而终。IPO失利后,慈铭体检的股东同意出售公司,并在2014年底和美年健康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随后,美年健康受让慈铭体检26.78%股份。
爱康国宾后发先至,2014年率先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中国健康体检行业上市第一股。2015年8月31日,中概股海外遇冷、股价低迷,爱康国宾宣布启动私有化。就在该价格尚未获得私有化特别委员会通过的时候,美年大健康溢价23.6%高调介入阻击,随后更是两次提价。
美年健康2015年借壳江苏三友上市成功后,控股人俞熔进一步收购慈铭体检剩余大部分股权。随后美年健康推出预案,计划将俞熔持有的慈铭体检剩余大部分股权注入上市公司。预案一经推出,立即被爱康国宾举报涉嫌垄断,这一交易一度被终止。
今年4月份,在商务部认定交易不涉及垄断后,美年健康对交易方案做了一定修改,并于5月份重新向证监会递交了恢复重组审查的申请。证监会给予两次反馈后,美年健康快速上会。
在资本市场之外,围绕窃取商业机密的不正当竞争、收购涉及行业垄断等问题也时有发生。
美年健康的野心
纵观美年健康的并购历史,不难发现美年健康在市场中做大做强的决心。此前,美年董事长俞熔表示,美年健康在发展前后两个阶段直接对标的是美国凯撒医疗与亚马逊。
早在2011年,美年健康就与大健康集团进行合并,民营体检“三巨头”就此形成。 2012年,收购深圳瑞格尔;2014年,与慈铭签订收购协议,分两批收购慈铭股份;2015年,美年借壳江苏三友上市;2016年7月, 参股好卓数据、美因基因,与大象医疗达成合作;2016年10月,收购全球三大高端体检品牌之一的美兆体检;2017年4月, 上市公司万东医疗向美年健康实控人俞熔转让22%股份。
从2012年开始,凯雷、平安保险等投资机构先后向美年大健康投入6亿多元。随着雄厚的资本注入,美年健康得以快速收购其它体检机构,以100多家门店的规模,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体检公司。目前,美年健康在全国33个省118个城市拥有300余家专业体检机构,员工近2万余人,每年为近2000万人次提供专业的健康服务。
不过,目前的结局可以说除了是竞争的结果,也有资本的驱动。
HRsurf